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入党初心,
坚守纪律底线,常存敬畏之心。
开展“守纪律,讲规矩、做表率“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活动以来,我充分认识到了党性修养和纪律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这是一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完善、增强党性的过程。通过此次主题活动,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坚定信念,不忘入党初心。
“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每每重温起入党誓词,都使我深刻意识到对党忠诚,首先就是要忠诚党的信仰。这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确保党内团结统一、坚强有力的内在要求。
习总书记一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毛泽东同志说,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我们党员讲规矩,就要知晓规矩、认同规矩、遵守规矩、维护规矩,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到知大知小、知进知退、知荣知辱、知是知非,用纪律和规矩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当我们举起右手,在党旗下庄严宣誓,郑重作出承诺的那一刻,我们选择了把共产主义作为我们的信仰。对于我们共产党员来讲,坚定信仰,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努力工作,勤勉敬业;遵从职业精神,把职业当事业去追求。
二、严守纪律,常存敬畏之心。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日问群臣,天下谁人最自由,有人说富甲天下者最自由,朱元璋听了连连摇头。一名叫万纲的大臣突然站出来说:“臣以为,畏法度者最自由。”朱元璋连连点头,称其见解“甚独”。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意思是说,凡是有所畏惧的人,就不敢放肆,心有约束,因此能够修德养性;如果无所畏惧,天下唯我第一,为所欲为,必定招致灾祸。的确,作为一个社会人,只有畏法度、守法度,才能最自由。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懂得这个朴素的道理。
从现实种种腐败案例来看,一些党员干部违法无不始于违纪,而违纪无不始于违章。加强纪律教育修养是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环节,也是改进党的作风的重要途径。一名党员,首先要把纪律挺在前面,放在心中,把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按照纪律和规矩办事,当作合格党员的一项基本要求,守在为人底线,不碰党纪国法的红线,最终才能达到从心底欲不逾矩的境界。
严格的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我作为一名党员,清醒地认识到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和自觉纪律的统一,对纪律要存有敬畏之心,并由敬畏之心升华为自觉之心。只要是党员,就要比普通群众有所提高,党员的言论绝不仅仅代表自己,尤其对于我们党政办公室来说,相当程度上是代表学院代表组织,关乎党的形象,关乎学院的形象。敬畏组织,就是说话办事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自律之心。
当然,先知方能后畏。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把党纪国法牢记心中。学习党章党规,遵规守纪;学正面典型,见贤思齐;学反面案例,引以为戒。只有把纪律规矩学明白,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违纪违规的后果看透彻,才能真正形成对党纪党规的敬畏,自觉把遵规守纪作为内心的朴素信仰和行为准则。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党员在理论上清醒与坚定,是思想上清醒与坚定的前提和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坚定信仰的理论支撑。不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就不可能建立在科学理解的基础上,因而也不可能是牢固的,就会在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丧失抵御能力。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信仰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实践问题。
所以说,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最终是要把崇高信仰体现在当前的政治实践中。弘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锻炼意志品质,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直至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强化纪律执行、拒腐防变,必须从修炼内功做起,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纪律底线,还要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讲纪律、守规矩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习惯,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干净干事、勇于担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为学院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