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纪律教育学习活动中,本人认真学习了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相关资料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一些方面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学习、工作的信心。以下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体会。
一、提高了对“守纪律、讲规矩、做表率”重要性的认识
当今,世界格局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秩序已经进入深入调整期,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外部执政环境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要求中国必须顺应形势的变化,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促使中华民族有一个质的飞跃。而近年来党内政治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威胁,要求我们必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员干部做好表率,不断增强我们党抵御风险和应对挑战的能力,进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1、从党的执政环境认识“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
当前,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一方面,世界格局的大变革要求中华民族有质的飞跃。今日中国,再一次处于历史的重要关头,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要关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要求中华民族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就给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和执政环境的改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从严治党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把握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核心和关键,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但同时也面临着“四大考验”以及这些考验可能带来的“四大危险”。这些复杂的考验和危险为我们党的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史前未有的特殊情况,因此,我们党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未来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复杂,党的建设的任务会更加繁重,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国共产党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领导魅力”,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胜利的保障。
2、从党内部原因认识“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
坚持问题导向,才能从问题的要害中破解难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谋求当代中国新发展的同时,不停地强调纪律和规矩的重要性,这其中有着深刻的问题背景,就是当前党内存在着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现象,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将其归纳为“七个有之”,即“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这一剖析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地将党内一些人无视政治规矩的严重问题讲清楚了,给全党上下一个严重的警告。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以及问题存在的种种表现,就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如何严守党的政治规矩指明了方向。
3、党员干部要在“守纪律、讲规矩”上“做表率”
作为一名党员,守纪律讲规矩,首先要认真学习,切实提高对守纪律讲规矩重要意义的认识,严以律己,自觉遵守纪律。共产党员必须具有强烈的党章意识,党员干部要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为之付出终生努力。好的党员干部,就是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的过程中成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党员干部要视纪律和规矩为政治生命的重要组成,始终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正所谓“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党员干部只有敬畏法纪,讲规矩,守纪律,自觉置身于规矩之内,把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守规矩当作一种责任,才能做到慎初、慎微、慎行,确保忠诚、干净、担当,才能确保所作所为时刻都不出规违纪,才能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党员。
二、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通过教育学习,使自我深刻认识到,搞好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关键是领导干部要做出榜样,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要用心自觉地从自身做起,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要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师”“世范”的含义是“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具体地讲,它提倡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依法执教。
廉洁是为人之根本。教师担负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更应当为真为善为美,以廉洁立世,铸高尚师魂。教师要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代替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
梁晓声教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的梁晓声教授,是知名作家,同时担任民盟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他就是一位特别具有社会道义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高校教师。他深感对于学子们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直接倡导参与了在全国高校中属于首创的“情感教育”课的建设。针对当前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严重不足的问题,以及中文教育受重视程度不断滑坡的现象,他不断发出呼吁,主张培养青年的人文素质和清怀。虽然不刻意在学生中培养作家,但要使广大学生成为善于用人文思想看待世界的人。这一言一行当中传递给学生、同事、社会的,都是高尚操守和正确的价值观。
廉洁从教是教师堪称人师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素质的重要要求,也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教师廉洁从教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构成和发展。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为学子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他的这种廉洁从教的作风,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
坚持廉洁从教,就要顾全大局。党中央一再指出,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并强调“加强团结,顾全大局”。作为教师要积极响应时代召唤、具有大局观的高校教育者;坚持廉洁从教,就要甘为人梯、扶植后人。高校的发展需要加大力度培养、选拔优秀年轻的干部和学术带头人,健全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而老教师更要激发年经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创设有利于年轻学者出精品、出效益、迅速成长的环境,开创人才辈出、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局面;坚持廉洁从教,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教师要自觉遵纪守法,努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严格要求学生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老师,要积极为学生树立榜样,只有上梁正,下梁才能不歪,我们的教师才能多带出一些务实清廉的学生。时时刻刻注重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体现出真善美的形象,用一个高尚完美的人民教师形象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教好书,育好人,做心系国家,心系人民,心系学生的好教师,好党员。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勤政高效,力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为建设一流教育做出自我应有的贡献。